韩国开初为什么解除汉字为了原民族文明的持续

奇闻怪事 2025-06-16 23:15www.dzhlxh.cn奇闻趣事

韩国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藩属国,一直以来以学习和传承中华文明为荣耀。最初的首都,更被称为汉城。然而在上世纪中期,汉字在韩国的使用却被逐渐废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韩国历史上的领导人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让我们一同探寻其中的原因。

韩国为何最初选择废除汉字?

韩国的这一决定可视为其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转向。朝鲜长期作为中国的藩属国,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在甲午战争至二战期间,中国在面对欧美文明的冲击时显得力不从心,同样属于中华文明圈的日本,在“脱亚入欧”口号的带动下迅速走向现代化。韩国决心转向学习西方文明,放弃中华文明,汉字废除便是这一文明转向的明显表现。

韩国汉字废除的历程

1945年,朝鲜半岛获得独立后,韩国知识界有意识地切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向美国文明靠拢。崔铱培被任命为韩国军当局文教部编建局长,负责教科书籍的编写。他极度推崇美国文明,上任后便提出了废除汉字的构想。在“朝鲜语学会”的支持下,他们于当年11月成立了“汉字废除会”。由于韩国文字本身就是对汉字的一种简化代替,想要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文字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

1945年,国家决定韩国中小学教材中全面废除汉字,只使用韩文。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后,国家部门通过了“韩文博用法”,法律规定大韩民国的官方公告必须使用韩文书写。

到了1961年,朴正熙上台后要求全面废除汉字的使用,这一举措遭到了文字工作者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能实施。到了1968年,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朴正熙宣布从1970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韩文博用”,并规定所有机构必须停止使用汉字,否则不予办理业务。朴正熙还设立了多项奖励措施,鼓励人民使用韩文。从此,汉字被完全逐出韩国文字界。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字是不完整的。尽管韩国文字在摆脱汉字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如自身表意不足的问题以及与韩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但废除汉字从民族角度来看是一件好事。要完全实现这一转变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zhlxh.cn 金源码 版权所有 Power by

网站模板下载|网络推广|微博营销|seo优化|视频营销|网络营销|微信营销|网站建设|织梦模板|小程序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