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花农开始复耕:最高兴是看到花开
从武汉市中心出发,向北驱车沿着三环线仅需半小时即可抵达黄陂区,春天的气息已在这里悄然苏醒。在这里,我们遇见了一位名叫陆成权的普通花农,他与我们分享了在疫情期间他的故事和春耕的艰辛历程。
疫情之下,陆成权的花卉种植事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他告诉我们:“本以为过年期间能卖出二三十万的花卉,现在却面临着严重的滞销困境。”13000多盆瓜叶菊和4万多盆报春花无法销售,陆成权眼前的损失已无法估量。他的投资巨大,但现在的收入却几乎为零。面对这样的困境,陆成权无奈地说:“这样的事情,谁能想到呢?”
春天的脚步不会停止,生活也需要继续。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后,陆成权开始了他的生产自救。他与父母一同投入到种植基地的复耕工作中,清理环境、平整土地、喷洒农药,种植基地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他说:“只要疫情过去,市场恢复,我还是有信心的。”
在湖北省发布的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二十条”政策的支持下,陆成权开始了他的春耕生产。他利用春节前剩下的种子自主培育花苗,以期不错过花卉的生长季节和周期。面对拖拉机离合器烧毁的问题,他只能等待维修厂的复工。但陆成权明白,花期不等人,他必须主动作为,规划好下半年的生产,以尽可能地弥补损失。
陆成权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他将父母带到武汉,一边照顾他们的生活,一边继续他的事业。每晚,他们都会通过微信与在徐州的家人视频聊天,以缓解思乡之情。他说:“最高兴的是看到花开,而且能转化为经济效益。”他希望市场能尽快恢复,他的投资能够得以回报。如果今年有效益,他计划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亩。
如今,陆成权的种植基地已逐步开展复耕工作。春天的气息已经回归这片土地,各色缤纷的鲜花也将在这里绽放。陆成权说:“希望新的日子快快到来!”这是他的期待,也是他的希望。在这个春天里,让我们一起期待他的事业能够迎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报道南方日报记者 罗斌豪 张梓望 徐昊 王良珏共同见证了这个春天的到来和陆成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