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开发细胞培养新三维结构材料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科研人员的一项研究,成功在一种新型三维结构材料上实现了细胞的精准培养,并成功控制了细胞的粘附及三维形状。这项成果已经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发表。
传统的三维细胞培养环境大多采用琼脂糖、胶原纤维或基质胶等材料制成,它们虽然模拟了较为真实的细胞生存环境,但这些材料的孔径大小混杂,对实验结果的精确表征造成了困难。
而在这项创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激光直刻技术,开发出一种具有疏蛋白性质的特殊聚合物支架。这种支架由高度仅为25微米的支柱构成,支柱间通过精细的连接棒相互连接,形成一种独特的结构。当含有粘附蛋白的溶液渗入支架时,蛋白质只会与支架的特定部位(盒状支撑点)结合,使得细胞能够精准地附着在预定位置。
通过调整支撑点和连接棒的位置,研究人员能够在三维空间内精确控制细胞的形状。这种高度定制化的细胞培养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实验手段,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细胞在复杂环境中的生长和行为。
该研究的完成人来自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马丁·巴斯特梅尔课题组。研究过程中,实验室得到了动物研究所、DFG功能纳米结构中心、应用物理研究所和纳米技术研究所的通力合作。这项创新技术不仅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药物研发、疾病治疗等领域带来了无限可能。
借助先进的激光共聚显微镜(LSM 510 META型激光直刻系统),我们能够实时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为未来的细胞治疗和生物材料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这项研究不仅展示了科研人员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也为我们揭示了生物医学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