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历由来

民俗文化 2025-06-17 01:44www.dzhlxh.cn民俗风情

《大衍历》——千年前的天文巨著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部名为《大衍历》的历法,自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施行,历时长达二十九年。这部历法是由一位名叫一行的僧人精心编纂而成的,它的名字来源于周易系辞中的“大衍之数”。

一行,这位传奇的天文学家,为了制定这部历法,足迹遍布天下。他南赴交州,北抵铁勒,测量各地的纬度。他用各种仪器观测日蚀,记录下恒星的运动。历经十五年的辛勤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伟大的历法。

《大衍历》不仅仅是一部历法,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高度结晶。它的系统周密,准确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在这部历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精神。一行甚至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先驱。他的这一发现,揭示了一个道理:在小范围内得到的认识不能随意推广到更大的范围,这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后世历家纷纷效仿其格式来编历。《新唐书》中记载,“唐终始二百九十馀年,而历八改”,其中就包括《大衍历》。这部历法在当时被称为“唐历之冠”,备受推崇。

在《乾坤谱》中,团正也提到了《大衍历》。他以八年为一个编制周期,根据“大衍之数五十”推导而来。他对“大衍之数”的解释,揭示了易经中数的特殊意义——除了表示数量外,更重要的是表示阴阳。单为阳,双为阴。而《大衍历》中的“大衍之数”,正是天数藏十阴与地数十五阴之和。这一数字的选择,完全基于天地自然交变的观察和理解。

为什么要用天数藏十阴与地数十五阴之和来演绎天地之变呢?这是因为阴阳之交即水火之交,是天地之间不断的上下对流和冷热交换的过程。《大衍历》中的数字选择,蕴含着深厚的天文和哲学意义。

《大衍历》是一部凝结了古代中国人智慧和精神的天文学巨著。它不仅仅是一部历法,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里程碑。今天,我们回顾历史,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期待未来更多的和发现。更多关于《大衍历》的奥秘,让我们一同关注并。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zhlxh.cn 金源码 版权所有 Power by

网站模板下载|网络推广|微博营销|seo优化|视频营销|网络营销|微信营销|网站建设|织梦模板|小程序模板